加德滿都王宮廣場攻略:門票、交通、必看點與神廟故事

加德滿都王宮廣場(Kathmandu Durbar Square)是尼泊爾旅人不能錯過的歷史中樞,這裡曾是王室即位、祭典與政治儀式的核心。從壯麗的塔蕾珠神廟,到象徵正義的黑神 Kaal Bhairav,再到活女神庫瑪莉神廟,每一座建築都蘊含著濃厚宗教信仰與歷史傳說。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尼泊爾三大王宮廣場的淵源,並深度導覽加德滿都王宮廣場的交通、門票與五大亮點。

尼泊爾的三大王宮廣場:加德滿都、帕坦、巴克塔普

在深入介紹加德滿都王宮廣場 (Kathmandu Durbar Square) 之前,你知道嗎?整個尼泊爾加德滿都谷地 (Kathmandu Valley) 共有三座王宮廣場,分別位於三座歷史悠久的古城——加德滿都 (Kathmandu)帕坦 (Patan) 巴克塔普爾 (Bhaktapur)

這三大王宮廣場距離其實都不遠,可以安排在一兩天內一次走訪三個古城,感受三種不同風格的歷史魅力。

為什麼尼泊爾會有三座王宮廣場?三分天下的馬拉王朝

從14世紀到18世紀,加德滿都谷地由馬拉王朝 (Malla Dynasty) 統治。這個王朝以推動藝術、建築與宗教文化聞名。到了15世紀末,馬拉王朝內部發生分裂,三位王子各自建立了獨立的城市國家:

  • 加德滿都(Kantipur)
  • 帕坦(Lalitpur)
  • 巴克塔普爾(Bhadgaon)

這三個王國之間不僅有政治與軍事上的對抗,更在建築、藝術與宗教儀式上互相爭鋒。為了展現城市的榮耀,每個城市都興建了宏偉的王宮、神廟與公共廣場,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三大王宮廣場的由來。

王宮廣場的用途:不只是國王住的地方

雖然名字叫做「王宮廣場」(Durbar Square),但這些空間遠不只是給國王與貴族使用。王宮廣場是城市政治權力、宗教信仰與市民生活交匯的核心地帶

在這裡,不僅可以看到國王處理政務的王宮,也有供奉印度教與佛教神祇的寺廟。廣場上常見市集、慶典、朝聖者與居民的日常交流,要我用一句話總結的話就像是,結合了「總統府+信仰中心+市集」的多功能公共空間 🤣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848

加德滿都王宮廣場 (Kathmandu Durbar Square)

加德滿都王宮廣場 (Kathmandu Durbar Square) 曾是加德滿都王國的皇宮中樞,是歷代國王加冕與舉行宗教儀式的重要場所。這不只是王宮聚集地,更是市民日常生活、節慶遊行與神明信仰的核心空間。

位置、交通

加德滿都王宮廣場位於塔美爾 (Thamel) 區以南,從塔美爾步行約 15–20 分鐘即可抵達。

加德滿都王宮廣場 Google Maps 位置

門票

當地人免費,外國遊客需購票,加德滿都王宮廣場票價 1000 尼幣 1 人

加德滿都王宮廣場必看建築與景點

塔蕾珠神廟 (Taleju Temple)

從遠處可以看見它高聳的五層屋頂、華麗木雕細節與金色裝飾,是尼泊爾傳統寺廟建築的經典代表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780

塔蕾珠神廟是獻給印度教女神 塔蕾珠 (Taleju Bhawani) 的神聖殿堂,這位女神是尼泊爾古代馬拉王朝王室的守護神。

平時神廟對外關閉,僅在一年一度的「塔蕾珠節」(Dashain/Taleju Festival) 期間開放,供獲選的信徒與祭司朝拜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876

卡爾.巴塔拉神廟 (Shree Kaal Bhairav Temple)

Kaal Bhairav (黑巴依拉夫) 坐落在王宮廣場正中央,絕對是一尊難以忽略的存在。祂是印度教主神濕婆 (Shiva) 的忿怒化身,象徵毀滅與時間,也被視為正義與真理的守護者,能洞察真偽、懲罰說謊之人。

如果你對濕婆神的另一個化身帕舒帕蒂代表「萬物之主」、「動物的主宰」感到好奇,那一定要閱讀這篇:【燒屍廟】帕舒帕蒂納特神廟|見證尼泊爾燒屍儀式,探索生死交界的聖地

Kathmandudurbarsquare

這尊約三米高的神像全身漆黑,左手握著三顆人頭,象徵對無明與罪惡的降伏;右手高舉利劍,代表斷絕執念與邪惡。祂腳下踩著一名被打倒的惡人,強調正義終將戰勝邪惡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804

過去在法院制度尚未建立前,Kaal Bhairav 曾是人民解決爭端與立誓的神聖場所,甚至曾作為宣誓與證詞的裁決點。直到今日,人們仍深信在祂面前說謊會遭到報應。

因此,除了祭拜與祈福,有時情侶、夫妻之間發生爭執,也會有人主動或被要求到祂面前發誓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791

斯韋特拜拉夫Swet Bhairab (Swet Bhairab)

斯韋特拜拉夫 (Swet Bhairab) 是濕婆神的兇猛化身,象徵威嚴、保護與對邪惡的警示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845

平時祂的神像被藏在木格窗後,僅在尼泊爾最重要的宗教節日——因陀羅節 (Indra Jatra) 才會完整揭開。節日期間,信徒會排隊從神像嘴部的竹管接聖酒飲下,象徵接受神力祝福,帶來好運與平安。

許多人來此參拜,也默禱祈求心靈力量與生活的穩定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843

賈甘納特神廟 (Jagannath Temple)

賈甘納特神廟建於 16 世紀,是加德滿都王宮廣場最古老的神廟之一,主祀印度教神祇「賈甘納特 (Jagannath)」,也就是毗濕奴(Vishnu) 的化身之一。Jagannath 意為「宇宙之主」,象徵守護秩序、慈悲與世界的平衡。

這座三層木結構神廟以屋簷下的性愛浮雕聞名,木樑上可見各種性愛姿勢的雕刻。這些雕刻並非淫穢,而是印度教與佛教藝術中的常見元素,象徵生命能量、繁衍與宇宙合一的自然力量,也反映了宗教對自然與人性力量的尊重與坦然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7326
放大看看照片11點鐘方向的斜樑柱雕~

別忘了抬頭仔細觀察這些精緻木雕。

庫瑪莉神廟 (Kumari Ghar)

庫瑪莉神廟 (Kumari Ghar) 是加德滿都王宮廣場最具神祕色彩的地標之一,也是尼泊爾活女神制度 (Living Goddess) 的中心這裡是庫瑪莉女神 (Kumari) 居住與接受祭拜的場所

延伸閱讀:尼泊爾活女神庫瑪麗|選拔、禁忌、庫瑪麗神廟拜訪指南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829

實際走訪加德滿都王宮廣場

從塔美爾 (Thamel) 一路步行到加德滿都王宮廣場,宛如踏入一部現場放映的城市紀錄片:巷弄裡摩托車穿梭,香火伴隨早晨炊煙,攤商老闆此起彼落地吆喝。

Nepalimg 9513
路上抽纏的電線

剛來的我差點以為自己闖進電影場景,但這些「看似雜亂」的瞬間,其實是當地人生活的底色與節奏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photo output 3

在這裡走沒幾步就可能遇到佛塔、神殿或琳瑯滿目的祭神小亭。

右邊這張圖,看起來不像是單純的涼亭,或許是個荒廢的廟?市民們看似稀鬆平常地在上面擺攤賣菜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2

抵達加德滿都王宮廣場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783

在加德滿都王宮廣場很多神廟看起來就像階梯狀的建築,但其實這紅磚高台是神廟的基座(plinth),上面供奉著神明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7

對旅人來說,加德滿都王宮廣場是歷史的風景;但對當地人來說,這裡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有人來祭拜,有人來發呆,更多人只是坐在神廟階梯上,聊聊天、曬個太陽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4

這種多層寶塔造型的寺廟是尼泊爾很常見的風格,每層屋頂下都藏著精美的木雕

Kathmandudurbarsquare9

走近一看會發現,連屋簷邊緣都雕得很講究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855

像這樣的紅磚台階,也不只是裝飾,還有象徵「接近神明」的意義——信徒會踏著階梯往上走,再在神廟前膜拜、繞行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5

當地人坐在這裡聊天、休息、發呆,這就是尼泊爾的日常生活和信仰共存的模樣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812

雖然一開始只是想來拍幾張世界遺產的美照,沒想到最後拍最多的是在廟前聊天的大叔和大姨們🤣

Kathmandudurbarsquare6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832

在加德滿都皇宮廣場的一些攤商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838

有些地方走過就忘,但這裡的熱鬧和寧靜夾雜,會讓人慢慢記住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img 9839

王宮廣場不只留住歷史,也承載著現在進行式的日常。

Kathmandudurbarsquare8

心得

如果要我用一句話形容加德滿都王宮廣場,我會說它就像是「總統府+信仰中心+市集」的綜合體 —— 是個充滿多重角色的公共空間。廣場四周遍布百年古蹟與寺廟,對歷史或宗教有興趣的人,非常推薦參加一日導覽團,會挖掘出更多精彩的故事。

不過就算你對這些歷史沒太大興趣,加德滿都王宮廣場也依然值得一訪,來感受下尼泊爾人的日常。這裡可以說是整座城市的心臟 —— 人們在神廟台階上聊天、休息、發呆,這種與神明共存的日常氛圍。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